酷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极品少帅 > 第2章 尊王攘夷

第2章 尊王攘夷

    少帅大婚后携公主正室第一次回燕京这样的大事在北疆二省可不止是高层知道中下层的官吏和军官也都是清楚得很的。

    北疆自然也是大魏天下但显然在这两省中帅令比圣旨更有效所以少帅大婚之喜绝不仅仅是他个人之喜也是整个北疆云家辖区内官员们的“同喜”。

    云铮这支队伍一路北上不论经过那个县、府其县令、知府莫不亲自率队在边界处相迎然后带着人在自己辖区内领路一直礼送到下个同僚相迎的地方才千喜万贺地告辞而去。云铮心里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排场在前世他就很反感这样把婚事大操大办的他觉得结婚就是两个人的事这种喜悦和快乐别人其实也分享不了搞这些场面纯粹的吃饱了没事干浪费时间。但是他没有选择他是云家的少帅他大婚之后第一次携妻回燕京这些人过来接接送送乃是作为下级的习惯是中国几千年官场的惯例。云铮身份当然足够高贵他是可以抱着“你们爱接送就接送老子反正一个都不见”的态度对待的但他没有这么做他仍然和每一个前来接送的府县主要官员“亲切交谈”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解并且对每一个人都温言勉慰了一番高度评价了他们为北疆的安定繁荣做出的贡献等等。他固然每说一次这样的话都会觉得心情郁闷而且纠结但身为大帅世子今后的北疆总督这些话他必须会说、能说、当成真的一样说。

    这样一来云铮的队伍自然也就快不了每日的行程都只有那么一点点用带队骑兵千夫长陈子俊的话来说就是“迅捷如龟”。迅捷这个词即便不用在闪电上起码也得是个兔子豹子之类但陈子俊如此抱怨说迅捷如龟可见这个队伍已经慢到了什么程度。

    云铮的队伍到达的河间府的时候时间竟然已经过了个把月。这一路来云铮不断地跟沿途官员交流虽然让他有些不自在但自问收获不小至少在他云少帅武能夺冠全军之后又用温文尔雅的待人处事让治下大多官员了解到自己今后的大帅是个什么样的人。

    沿途官员对礼贤下士的云少帅极有好感归结起来可以用八个字来评价:武而不暴勇而尚文。并且对于以前盛传少帅虽然武功极高但为人高傲难以接近的话嗤之以鼻。——拍着自己肩膀问自己“工作可有难处?”、“不要有包袱放手去做!”、“你们的责任重大事情繁杂我能理解。”这样的少帅也叫为人高傲难以接近?扯哪一年的咸鸭蛋!

    云铮若是知道自己这一番动作下来就能得到这么多基层官员的好感恐怕就不会那么郁闷而要仰天长啸然后慨然喊上一嗓子“理解万岁”了。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可不像后世的官员那般整天一有事就被领导“亲切关怀”的。云铮这样的举动在这个时代那可是很少见的效果当然也就比他想象的要大了许多只是他尚不自知罢了。

    他的这番做法就连林玉妍都觉得有些奇怪了大魏的政治体制里头吏部和兵部跟其他朝代有些差异。吏部对于四大总督区的官员拥有直接任命权的只有布政使、按察使和知州三个。总督区内最高一级的巡抚(总督基本世袭不算)和最低一级的知县都是中央与总督商议的结果。而兵部对四大总督区没有直接管辖权只负责提供其在册兵力的武器装备各区粮饷自筹生大战时由中央酌情给饷。所以云铮这一路而来所见的官员里头实际上只有诸位协指挥使(管理一卫军户编制的主官类似后勤军官管预备役和征兵不管打仗成为协指挥使。)和县级官员是云家的“自己人”其余诸位知府却都是朝廷的人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面对林玉妍的疑惑云铮呵呵一笑:“我也不过是效桓公旧事而已。”

    所谓桓公旧事是指《新序?杂事》载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渴望见他一面与他交谈一番。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小臣稷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就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是个布衣百姓一天中您来了三次既然未见他也就算了吧。”齐桓公却颇有耐心他说:“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能轻视君主如果其君主傲视霸主也就会轻视贤士。纵有贤土傲视爵禄我哪里又敢傲视霸主呢?”这一天齐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得以见到小臣稷。

    这桓公旧事与云铮的做法其实并不相同但意思却是一样的就是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派头来让下面的官员觉得自己这个上峰还是很好说话、很关心下面情况的。

    林玉妍听了云铮的话想起父皇的猜疑虽然她有心避开皇室和云家实际存在的矛盾但林云两家其实外热内冷这是高层尽知的事实林玉妍虽然不想因为这些事情破坏自己跟云铮的感情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夫君可欲效法桓公?”

    云铮一听这话就明白了林玉妍的意思看着她带着期望的脸心中轻叹一声却点点头:“妍儿如何看待桓公?另外依妍儿看为夫是否该效法桓公?”

    林玉妍巧然一笑:“可是妍儿先问夫君的哦。”

    云铮捏了捏她的鼻尖呵呵一笑:“好吧我先说。我以为桓公之齐国于宗周天下有大利。”他拿过一个橘子将橘子剥开道:“这个橘子便是大周天下不论里头分为多少个橘子瓣但只要它们仍在这整个橘子皮之下这个橘子就还是一个整体。实际上这个橘子的每一瓣橘子都不具备独立出去的能耐它们必须让这块橘子皮围着它们它们才能存活。但反过来说如果橘子皮没有了橘子瓣所有的橘子瓣都出去了那这个橘子皮也就没有用了。”

    看见林玉妍蹙眉思索云铮放下橘子继续道:“说回桓公齐桓公在我看来有大利于周是因为此时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全局而齐桓公实力强大却坚持了一个有利于大周的原则:‘尊王攘夷’。所以有桓公比没有桓公对于周天子来说定然是前者更好。”

    林玉妍一听就明白了云铮的意思:齐桓公执政以后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便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尊天子而伐不服。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次年齐桓公因郑文公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公元前664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公元前661年年狄人攻邢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到公元前655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楚国也表示愿加入齐桓公为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

    从这些情况来看尊王攘夷的齐国根本就是周天子的保护神周天子有名无实管不得事大家不怕他齐国站出来说:小样敢不听老大的话?老子代老大扁你!有外人跑来砸场子周天子手头无兵屁都不敢放一个任自己小弟挨揍齐国又跳出来大吼一声:“弟兄们有人砸场子跟老子操家伙干他娘的!”

    试问这样的小弟有什么不好?简直大好特好啊!有他齐国在手那就是专治各种不服!

    所以她笑了起来:“我就说父皇周边肯定有小人吧。妍儿知道父皇这些年对云家有些……其实妍儿不想说这些话但是妍儿很怕因为这些事让夫君觉得妍儿是个外人有什么事情也不和妍儿说那样的话妍儿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过今天听了夫君的话妍儿就放心了夫君想做桓公妍儿高兴还来不及呢妍儿想下次父皇知道了也定然会有所转变的。”

    云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阴云。妍儿或许觉得我做齐桓公对林家这个“周天子”是好事但身为周天子本人的万昌皇帝却不一定会这么看。

    万昌毕竟不是周天子啊。朝廷也还没到周天子时候中央朝廷那般有名无实啊!

    尊王攘夷嘿好一个尊王攘夷!

    没有人比云铮这个后人更清楚尊王攘夷的实质是什么!

    尊王攘夷的真正实质是什么?是争霸!

    就说齐桓公在改革出现成效、新军编练完毕后齐桓公急不可耐地要出去争霸天下了。争霸本就是齐国君臣的共同心愿但管仲觉得还不到时候因为齐国还缺乏一个参与中原逐鹿的口号。有了口号就可以师出有名也有了招呼诸侯的号召力同时宣示本国理想的外交政策。一个成功的口号甚至敌得过一个军。

    作为齐国君臣深思熟虑的结果“尊王攘夷”适应了春秋早期的外交局面。第一周王室虽然日益衰微但西周四百年的统治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的传统思想。如今尽管王室衰微但周天子在政治上依然具有相当的号召力。想称霸的诸侯国不少但谁也不敢骤然将周天子取而代之。第二当时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乘着中原诸侯纷争政局动荡的局面向一些诸侯国动进攻威胁着华夏地区的安全。因此制止少数民族的军事骚扰进攻就成为了多数诸侯国的心愿。这是一个集道德与现实于一身的口号也是号召诸侯、令人难以拒绝的绝好借口。可能是由于眼界、思维的局限和实力的原因之前还没有人明确提出过“尊王攘夷”的政治号召也没有人实践过。

    能够提出口号本身就是能力的象征。外交口号是一国外交政策的表达表明该国对国际事务有自己的理想和规划。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外交口号的。尽管一些国家经济达军事也不弱但就是提不出独立的、能为他人接受的外交主张和口号甚至跟在级大国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因此这些国家依然成不了独当一面的外交大国。

    于是“尊王攘夷”被广为接受成为了春秋大部分时期霸主和中原大国的君臣们挂在嘴边的外交口号。它成为了政治家和政客都不得不说的词仿佛不说就不尊王不攘夷了。只有楚国例外因为楚国的君臣们知道自己本身就是“夷”不能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就好像乱臣贼子总喜欢嚷着“清君侧”行夺权篡位之实一样“尊王攘夷”既没有让周天子恢复权威也没有消除周边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客观上举着这个旗帜的各诸侯国无疑取得了或多或少的收益。而作为原创作者的齐国获益最早也最大。

    齐桓公和管仲的口号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尽管政治与道德完全是两码事但至少贯穿整个中国五千年历史道德就似乎一直在政治斗争上具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威力。齐国在外交谋划阶段就给国家政策包裹上了一层道德的光芒。云铮心里套用了孔庆东先生的一句话:“口号万岁!”因为事实证明“尊王攘夷”这个口号实在值得齐国人山呼万岁。

    云铮很少跟林玉妍讨论到当前政治局势因为一来林玉妍不爱过问二来他也有些不好怎么提起毕竟林云两家的关系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但今天趁这个机会云铮觉得可以开始通过林玉妍的嘴向洛阳的皇帝陛下表明一点心迹了。因为尊王攘夷这个口号不仅适合当时的齐国去喊也适合现在的云家来喊上一嗓子。

    林家皇朝的中央朝廷虽然远比当初的周天子实力强大但毕竟跟周天子有一样相同就是从实际上来说管不住自己的一干小弟了。无论云家周家冷家甚至是江家万昌皇帝其实都没办法直接掌控住的在对外四家侵犯不大的前提下万昌能够指挥得动他们但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就不可能了。外四家跟林家朝廷的关系类似于二郎神对玉帝:听调不听宣。当然从这点上来说万昌比周天子的处境还是强不少的。

    云铮今天提出了这一点其实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林玉妍在政治上的敏锐程度比她那位父皇可差得多了所以她听到云铮的想法就觉得挺不错但云铮没有把握肯定万昌皇帝听到这个话以后也会觉得不错。

    因为这尊王攘夷虽然说起来冠冕堂皇貌似站在了道德道义的制高点但实际上是怎样呢?实际上是周天子说话照样不管用而相反的在“小弟们”中间却出现了一个说话管用的其他的小弟们都听他的。云铮就是担心万昌皇帝看出这里面的名堂看出云家是喊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做着割据争霸的事实那就反而有些不妙了。当然云铮也不是特别担心因为现在万昌皇帝的精力被牵扯了太多主要心思已经到了推行新法上面在政局的问题上万昌就算要动主要也会把屠刀对准“旧党”的文臣们因为文臣们才是新法的实际执行者他们站着茅坑不拉万昌想要的屎万昌岂能容忍?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万昌对云家的容忍程度必然比以前要高不少特别是在最近忽然出手打压了云家的重要盟友沈家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自然是以安抚为上。

    云铮从林玉妍那华丽的大红马车里出来刚骑上自己的乌云踏雪便看见云卫离轻轻策马过来问道:“少帅今天便能赶到燕京了少帅是否决定了如何接待随行的日本使团?若是现在还未决定卑职可就来不及赶去通知燕京方面做出准备了。”

    云铮一听便有些头疼云卫离说的日本使团正是由秋宫清子内亲王率领的日本遣魏使团原本这些人是要留在洛阳等皇帝安排的结果万昌最近事忙几乎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负责接待的云岱侍郎又特意将日本使团的待遇降低了不少以至于很多以前可以免费去学的东西现在都不能免费了连住宿也开始需要付费这样一来许多日本人便不想留在那里他们习惯了白吃白住白学可没带那么多钱。于是秋宫清子内亲王一句话决定了日本使团的去向:去燕京看看正好顺便跟云少帅洽谈上次说好的“文化交流”事宜——自然也免不了云铮需要一块庄园的问题不过如果云探花能去日本讲学大家当然就都不会觉得区区一座庄园算什么了。

    本书整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