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鱼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1022【屁股决定脑袋】

1022【屁股决定脑袋】

    何应钦派去河南的调查员还未传回消息,郭仲隗就已经等不及了。

    此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在国党建立之初就担任总部机要,又接连参加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并于1927年在河南起兵响应北伐。

    从履历来看,郭仲隗经历了晚清以来的历次革命,按理说应该身居国民政府高位才对。但他不是老蒋的嫡系,从一开始就无法进入核心圈子,现在更是沦为只有虚名的国民参政员。

    国民参政会是在抗战时期成立的,包括国党、共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内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比如太祖、周公夫人等,都曾受聘担任国民参政员。但自从皖南事变爆发后,共党一度拒绝出席会议,并帮助中间人士另组“民盟”。

    国民参政会每年都要举行几次例行会议,十月底就有一次。

    轮到郭仲隗发言的时候,他拿出观音土、树皮、雁粪等物,用浓重的河南口音说:“我是参政员,受河南三千万人民的委托。河南人民生活在死亡线上,日夜忧心如焚,愤怒填胸。于公于私,职责天良,我都该站出来说几句真话!我坐过牢,下过狱,什么都不怕,我现在说的话我可以负责!河南灾情重到饿死的老百姓不计其数,年轻者往陕西逃生,政府竟下令堵截!老弱在家园先吃草根后吃树皮,现在吃观音土,吃后屙不出来,活活憋死,难道政府的眼睛瞎了看不见?耳朵聋了听不到吗?我带了河南人民吃的十种东西,请各院部长上来看一看!”

    会场内顿时响起嘤嘤嗡嗡的议论声,但没有一个院长离席起身。

    周赫煊做为无党派人士代表,也列席了会议,而且座位还比较靠前。他走到主席台说:“我是赈灾专家,我可以帮诸位朋友验证一下。”

    郭仲隗投来一个感终于闹大,河南大饥荒的新闻第二天就见诸报端。由于报道灾情的媒体太多,中央政府封都封不过来,巨大的舆论压力让老蒋头痛不已。

    紧接着,郭仲隗又奔走于财政部和粮食部等机构,呼吁减免军粮,全力赈灾。

    老蒋无奈之下,只能拨款12亿法币赈灾,交给河南省政府购买粮食。但搞笑的是,这笔钱居然不是救济金,而是以贷款的方式交给地方政府,从理论上讲是需要偿还的。

    接着,老蒋又派了两个调查专员去河南,一个是张溥泉,另一个是张厉生。

    张厉生以前担任过国党和军委会秘书长,现任国党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拥有非常大的实权。而张溥泉虽然也是国党元老,但这人很佛系,整天研究金石书画,基本上是去河南撑场面的,毕竟他的资历摆在那里。

    二人直接坐飞机过去,仅从机场到市区的短暂途中,他们就看到十多具路倒的尸体。

    根本不用再调查,河南灾荒比他们想象中更严重。

    在见到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后,张溥泉地位超然的负手而立,张厉生则劈头盖脸质问道:“为何不报灾!”

    李培基说:“起初看到二麦(大麦、小麦)麦苗丰秀,不会不下雨,谁知老天这王八蛋吹来一阵黄风,一夜之间就把麦苗刮干了。”

    张厉生被气得不行,又问:“麦苗都干枯了,为何还不报灾?”

    李培基说:“我见早秋长得还好,谁知老天这王八蛋又来个搦脖旱。”

    张厉生难得再跟李培基胡扯,说道:“把各县负责人都叫来,我要知道详细的灾情!”

    李培基立即安排各县官员前来省府,又让李杏村(洛阳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悄悄告诫各县代表:“不要把灾情说得太严重,主席自有办法。”

    于是乎,两位中央特派专员得到了详细灾情报告,河南只有部分市县出现大灾,其他地方都收成良好。

    张厉生和张溥泉还有些疑惑,便把河南粮食局长卢郁文叫来问询。卢郁文闭口不谈灾情,只说今年的征粮任务正在顺利进行,保证不辜负蒋总裁的重托。

    两位特派专员就这样回重庆了,老蒋得到“确切消息”也心安了。

    如果说常凯申之前还是被骗,那么从此时开始,就变成了“甘心被骗”。他的关注点不在灾情上,而在征粮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因为军粮已经严重不足——这就像当年四川大灾,刘湘捂着军粮不肯全力赈灾一样。

    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是昏官吗?

    当然不是,此人能力极强,在当时的国府官员中能够排名前三。

    用戴季陶的原话来说:“中国只有一个半人才,半个是李培基,另一个完才是朱家骅。”

    河南粮食局长卢郁文是昏官吗?

    当然也不是,此人乃知名经济学家,他早就看出情况不对,并且还写文章论述了河南的经济状况。

    这两人都捂着灾情不报,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老蒋的心思。

    事实上,就是因为军粮奇缺,他们才被老蒋派去河南的,这属于老蒋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必须全力完成征粮任务,于公是保证抗战大局稳定,于私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和报答老蒋的栽培。

    至于河南老百姓的死活,那就只能抛之脑后了。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