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鱼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小夫郎 > 分卷阅读86

分卷阅读86

    呼很快就全部拥了过来。

    等景曜套好之后,一转头瞬间被那一张张好奇的脸吓着了。这次,连前里正大人都颤颤巍巍的出来看热闹,可见有多轰动。

    景曜干笑了一声,转过头,扶着犁,甩了一个响鞭,赶着自家的大牛开始耕地。

    随着大牛一步一步的往前移动,地面快速的翻开,整整齐齐的一片。因为是要种菜,所以景曜也没准备深耕,也就翻了一个十公分左右,这翻起来的速度就非常的快了。一开始景曜拿不稳力道还会深一下,浅一下,等到上手之后,可就平整了很多。

    哦!村子里的人全部目瞪口呆。特别是养牛的杨大伯和另一户人家,他们平时也就让牛帮忙赶车搬搬东西,根本还不知道还能够让牛来帮忙耕种的。这回是彻底长了见识,不用说,这工具他们要了,等会儿就找景曜帮忙也做一套。

    景曜家这一块菜地不算大,但要是全部翻一遍,人工的话起码要花上大半天,就现在大家只是一个惊诧的时间,这地已经被翻了大半!这可实在是太厉害了!

    不过,现在景曜也顾不上别人的感慨什么的,他这边出问题了,他家大牛不肯走了,任景曜怎么赶都不肯再走一步。景曜只得停了下来,跑到前面看看大牛,这是病了还是咋啦,咋不走了呢?

    “小曜啊,怎么啦?”杨大伯走了过来,询问情况,“还有一点了怎么不全部弄完。”

    “牛不肯走了!”景曜表示自己也无能无力。

    杨大伯有几十年的养牛经验,可比景曜这才养了一个月左右的新手强多了。杨大伯围着大牛前前后后转了几圈:“小曜,你不觉得你家的牛好像比刚开始的时候胖了?”

    “胖了?”景曜左右看看,好像还是这小山的模样啊,杨大伯到底是哪里看出来这牛胖了。难道是因为每天给大牛吃点红薯玉米豆子之类的,吃的太好了。

    杨大伯突然想到什么,伸手往大牛的肚子上摸了摸,立刻大笑了起来:“哈哈,原来是怀了牛崽子。估计已经有三四个月了,难怪娇气!哈哈……”

    有了牛崽子?不是吧!

    景曜心里哀号,不带这样的啊,马上就春耕了,大牛歇下,他们家的田地要怎么办?他好不容易把这犁耙造好,还没来得及使用就要被束之高阁了吗?想到又要像去年夏天大旱之后那样补种的情况,景曜就觉得整个人不好了!

    “杨老太爷,恭喜恭喜啊!”

    “恭喜了!”

    “十二家的小夫郎,恭喜啦!”

    “恭喜恭喜!”

    旁边看热闹的人一听说景曜家的牛怀了崽子,立刻纷纷给他们道喜。牛在农家人眼中就是家中的一个好帮手,家中的一口子,这又添了一口子,怎么能不道喜。

    景曜脸色保持笑容回礼,心中叹气,算了,回头要不然去再买一头回来。或者把犁改改,用人力来拉,可惜这可比牛拉要吃力太多,速度也慢上很多。

    杨大伯却是乐呵呵的笑着,村子里马上又多了一头牛,他怎么会不高兴:“小曜啊,把牛牵回去好好歇着,加点料,暂时以后能不用就不要用。我去把我家的牛赶过来,咱们今天把地继续翻完啊!”

    景曜还能说什么,只能帮大牛解下了套,然后让小云帮忙给牵回后院去休息。等杨大伯家的牛过来之后,套上,继续耕。

    杨大伯乘机要求自己试试。景曜也不客气,直接放手给了杨大伯帮忙,反正杨大伯刚刚在一边也看到他是怎么做的。杨大伯果然刚刚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走了一个来回之后就立马上手了!

    这犁翻过的地还要用耙来再细耕一边。如果说那个犁大家还能大概看出个名堂,这耙简直就是个神奇的东西,大家根本不明白这个“口”子形的长木框框是干什么用的。

    景曜自然也不会解释,直接操作,等大家看明白了就知道是什么。取下犁抬到一边,再把耙拿过来套上。耙的使用就没有那么轻松了,需要一人站在上面,然后牛拉动之后,利用人的重力来耕作。只是这耙使用起来的时候,能够耕作的面积非常大,景曜三个来回已经将菜地全部翻好了!

    “好,完成了,结束!”景曜下了耙,就准备收拾。

    什么?大伙儿根本还没看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就结束了呢?

    离菜地比较近的人蹲下来,仔细看了看这菜地,泥土已经翻的细细的,而且非常的平整,恐怕现在就能直接撒上菜籽种上。这速度服了!

    “等会儿,等会儿!”杨大伯看景曜准备解套,立刻拦了下来,“小曜啊,你别急着把这东西拿回去,让我们大伙儿试试。还有那犁也留下来,回头我帮你洗干净之后再送回去!”

    景曜看看四周村里人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怎么都跟一个个孩子一样啊!他要是坚持拿回家,会不会引起公愤啊!算了,还是随便他们折腾去吧,反正他们家的大牛怀了崽子,春耕是用不上这犁耙了!

    景曜不知道的是,他一离开,杨家村的人便一拥而上,将杨大伯围了个严严实实。前里正大人颤抖着双手,抚摸着放在一边的犁,口中不停的念念叨叨:“好东西啊,这可是好东西啊!”

    第62章引起轰动的轮椅

    杨家村今天的春耕在景曜拿出犁耙之后就提前到来了。现在村子里几乎每日都是全员出动,把这耕地当成了最新的活动。谁用的熟练,谁笨手笨脚,在用上犁耙之后立刻分了高下。那些个手脚不灵活的彻底成了村子里的新笑话。

    村子里那两头耕牛今年终于名副其实的成了耕牛,这几天都没有了休息的时间,轮流被套上犁耙耕种。幸好,村子里的人也没有亏待他们,好吃好喝的供着,总算没把它们累着。

    杨大伯得了这么厉害的农用具,也没藏着,在得了景曜一家的同意之后,就把消息传给了王家村的里正大人,也算是感谢他们让杨家村的孩子们有了读书的机会。

    王家村的里正也不含糊,早上得了送孩子们过去的人传话,立刻就跟着一道回了杨家村。然后,跟着杨家村的村民一起,彻底大开眼界了一回,原来还有这么方便的耕地东西。再一听说还是上回那个造水车的人家造的,立刻也不用人带路,直接熟门熟路的和杨大伯一起到了景曜家。

    景曜一家这几天也没有出去凑什么热闹,反正杨大伯说会帮他们家把地耕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