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鱼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综艺我为王 > 第六百六十章 游说国师

第六百六十章 游说国师

    (求订阅和票票支持!)

    梁栋有自知之明,以自己的导演功底,想要独自拍摄长津湖,搞不好会把项目毁掉。

    而且这么大的拍摄场景,场面调度,光靠自己一个导演肯定不够。

    所以,邀请大导演联手拍摄就成了必须的选择。

    《长津湖》在梁栋的强势表态下,在公司内部正式立项。

    而且不像《流浪地球》那般遮遮掩掩,此次立项被他非常大方的对外公布出去。

    为的就是集合整个圈子的力量,齐心协力描绘一部伟大的战争史诗!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骂他疯了。

    说什么的都有,没几个觉得他正常的。

    倒是小钢炮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

    “我拍过《集结号》,有战争戏的经验,需要我帮忙的话,义不容辞!”

    梁栋表示感谢,但也没答应什么。

    他拍商业喜剧是把好手,大悲剧也可以,毕竟异曲同工嘛。

    但战争戏真心不是裤子擅长的类型,当年《集结号》最成功的地方也是文戏部分的拍摄。

    至于战争场面,镜头都快把人晃吐了。

    不过有一说一,在情感拿捏和镜头细腻度这块,裤子有自己的特点。

    但他格局不够大,恐怕拍不出梁栋想象中的长津湖

    原本《长津湖》的文戏是由楷鸽负责,梁栋可不敢跟他多合作,担心自己被带高了调子。

    所以在文戏这块,梁栋通过赵晓叮联系了国师。

    在他的设想中,国师可以负责全片所有文戏部分,而自己则负责主要战争场面。

    《湄公河行动》和《孟买酒店》分别磨练了他在大场面爆炸和小范围动作,两个细分领域的技术。

    他有信心把动作戏拍好,但文戏是他欠缺的。

    以目前圈内导演的能力,既能通过镜头升华情境,又能展现人文关怀的导演,有且只有国师一个。

    最关键的是,他的加盟能帮助长津湖的镜头更唯美。

    战争足够残酷了,没必要让观众看完后吃不下饭。

    唯美的镜头也能让人感受和平的美好,所以国师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而且他对大场面拍摄也有独到的一面,《长城》就是如此。

    要不是资本对他苛求太多,导致故事线走了样,《长城》也不至于成为他的污点。

    实话说,《长城》的大场面调度可圈可点。

    如果是年轻导演拍出来的,那绝对会成为高光时刻。

    只不过因为他是国师,光环太盛,要求自然就高了。

    以至于《长城》中的很多优点被人无视掉,直接来了句——烂片的评价。

    梁栋找到国师时,他正在京城筹备《长城》,准备开拍了。

    赵晓叮帮忙引荐,双方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坐下来,聊起长津湖。

    “张导,您这边事情多,我也不废话,来这的目的很简单,想邀请您跟我联手拍一部战争史诗~”

    国师讶然:“战争片?联手?”

    梁栋狠狠点头:“对,联手,这个片子太大了,一个人拍不过来~”

    “什么项目?”

    “您听过长津湖吗?”

    。。。

    梁栋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将他这几年看过的资料文献,一股脑的说给国师听。

    听完之后他咬了咬牙:

    “以前只知道上甘岭,却不知还有长津湖这样惨烈的战役,我这把年纪算是白活了~”

    “不能这么说,非军迷或历史专业的人,都不太了解这个战役。”

    “不用替我解释,书还是看少了,不过你的出发点很好,有八一厂支持,这个项目完全可以做~”

    梁栋惊喜:“您同意了?”

    “先别急,你也看到了,我正在拍《长城》,恐怕没时间。。。”

    梁栋连忙说:“您放心,不会耽误您的拍摄。

    《长津湖》光是筹备就得个几年,我也得等特效技术能够达到要求,才能正式宣布拍摄。

    我现在跟您谈的,可能是三年甚至五年后的档期。

    您至少得给我留出大半年的空档才行!”

    国师恍然:“这样的话我没问题,我一直也想尝试拍摄战争片。”

    “太好了,有您加盟,我这心里就有底了。”

    “咱俩换个电话,有事随时沟通~”

    “好嘞,放心吧,未来几年,咱们少不了多打交道。”

    国师露出标志性的笑容:“成,本子出来了吗?”

    “我自己做了一稿,还不完善,您过过目?”

    这是他这几年陆陆续续打磨的本子,不算太满意。

    但来跟国师谈,总不能空口白牙,得拿出点东西。

    国师快速过了一遍,拧着眉道:“上下两部,第一部聚焦‘全歼北极熊团’,第二部聚焦水门桥,主题很明确~”

    梁栋点头附和:“拍战争戏也有好处,主线很清晰。

    只要导演别强加太多自己的想法在里头,是有基本下限保证的~”

    “说的没错~”国师肯定了他的想法。

    “我准备设置两个主要角色,但群戏太多,主角的戏份不会太突兀。”

    “我看到了,百里、千里、万里,哥仨的名字起的好啊~”

    “呵呵,两个主角就是千里和万里,他们是亲哥俩。”

    国师微微颔首:“我看到了,弟弟追逐哥哥的脚步,从对战场的陌生和畏惧,到逐渐熟悉,杀出血性,不错。

    相信真实的历史中,一定有类似的事情存在,对了,这个角色有原型吗?”

    梁栋犹豫了一下:“算有,也算没有。

    伍万里这个角色身上,代表着当年无数随军征战的年轻人。

    他们有勇气,但对于战场没有足够的认知,所以势必会害怕和胆怯。

    但一场仗打下来,只要还能喘气那就是老兵。

    非要说的话,我在文献中看到过一位士兵的资料,他算是万里这个角色的灵感来源。”

    国师点了根烟:“说说看~”

    剧本中的万里只是一个渔村里的顽童,进入部队后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

    他是当年无数年轻志愿军战士的缩影,不知多少像万里这样的年轻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投身到这场保家卫国的激烈战争,许多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梁栋在看资料时,就发现了好几百个类似的形象。

    其中有一位年仅16岁的“新兵蛋子”,便是万里的所谓‘原形’。